中國電力網訊 2020年5月26日,四川岷江犍為航電樞紐工程首臺機組并網發(fā)電。聽著機組平穩(wěn)轟鳴的聲音,與機組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機械班老班長王明杰露出了滿意的微笑,來到水電七局犍為航電樞紐工程項目部快3年了,今天終于可以稍稍松口氣。
今年3月剛被授予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的王明杰,參加工作31年來,一直奔波在國內各個水電項目,參與不同機組的安裝調試工作,用他自己的話說:“面對機組,比親閨女還熟悉”。而這位“水二代”的兄弟、女兒,甚至是“準女婿”,目前都奮戰(zhàn)在國內水電建設一線,他們也正是水電七局眾多“水電大家庭”的代表——幾代人將青春和汗水都奉獻給了祖國的水電建設事業(yè)。
犍為航電樞紐工程擁有世界第二、國內在建最大的燈泡貫流式機組群,機組安裝的責任尤為重大,領導考慮再三,最終選派了當時已經48歲的王明杰擔任機械班班長,“經驗豐富、踏實細致,有著一股不服輸?shù)膭拧?rdquo;,這是大家對他的評價。
首臺機組安裝過程中,定子擋風板安裝位置尺寸整體出現(xiàn)偏差,王明杰根據(jù)20余工程積累的經驗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并提出整改的要求。機組調速系統(tǒng)在收到機械過速裝置的過速信號時存在15秒的關導葉延遲,參與過水電七局90%貫流式機組安裝的王明杰憑借經驗判斷,這是在機械過速裝置的油管路上可能存在空氣腔,于是,他提出增設排氣裝置的建議,問題得以很快解決。
“明星班長”的實力還體現(xiàn)在優(yōu)化安裝方案上。經王明杰的建議,將“3號機組的槳葉安裝是在安裝間先與轉輪裝好后再整體吊裝到機組中”的方案改為“先把轉輪吊裝到機組中,在機組中將槳葉和轉輪組裝好”。這樣,既減輕了槳葉的吊裝難度,又為安裝間騰出很大一塊裝配位置,保證了其他大件的安裝進度。
俗話說“打仗親兄弟,上陣父子兵”。王明杰的雙胞胎哥哥王明雙,此時也在犍為航電項目擔任機械班副班長,這是兄弟倆工作30年里第三次聯(lián)袂上陣。平時,班里的工作,兄弟倆商量著來,各有側重,從小培養(yǎng)的默契也讓工作中的配合更加得心應手。
參加工作以來,王明杰培養(yǎng)過20多個徒弟,同在項目部的小徒弟陳正,雖然眼下是配管技術員,沒跟著師父干水輪發(fā)電機組,但他眼里的師父仍然很“牛”:“對配管工作也相當了解,教給我許多配管知識,調速器的管路安裝,就是在師父的提醒下,才沒走彎路。”
對于小徒弟,王明杰一開始還是有所擔心的,在調試緊張的時候,每天僅僅休息5、6個小時,能不能吃苦?能不能堅持下來?
王明杰每次看到小徒弟,都是手里拿著扳手忙活著,不是在配合廠家調試,就是不停地在接打電話,爬上爬下,一身油污,一臉疲憊。師父關心地問到:“還來得起不?”陳正抹了抹臉頰上的汗水回答:“師父放心,我頂?shù)米?”
陳正的大學專業(yè)是以水輪機、發(fā)電機為主,配管等輔助系統(tǒng)雖然有所涉及,但相對較少,所以在配管的實際工作中,他向書本學、向師父學、向同事學,迅速成長起來。
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“雙線作戰(zhàn)”期間,因為無法及時到達項目現(xiàn)場,無論白天黑夜,只要現(xiàn)場需要,他便借助視頻,通過仔細觀察和及時溝通,進行遠程“協(xié)調”。
“肯干、愛學、聰明、反應快,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技術員。”聽著項目副總工劉建成對陳正的評價,王明杰臉上的褶子也散開了許多。
劉建成跟陳正的感受著相似之處。2015年,他從四川大學畢業(yè),在馬來西亞的工作了兩年。2017年調至犍為航電樞紐工程后,直觀感受到市政工程和水電站機電安裝的專業(yè)差距,讓他明白自己在機組安裝的技術方面還需要打磨、提高:“作為技術人員,在一線班組待的時間太短,有點遺憾。”
壓力面前,劉建成想起了在大學,與同學的一次深談:“不管什么事情,只要干了,就要干好,不能讓別人看不起!”這也成了他的動力:白天,經過現(xiàn)場爆曬,本來白皙的人,變得黑紅發(fā)亮,衣服上的鹽漬一層接一層,他笑稱,這些鹽漬,就是記錄自己成長、成熟的年輪印記;晚上,經常會如饑似渴地工作到凌晨1、2點鐘。首臺機組調試,他是夜班運行值長,雖然天天上夜班,但白天小寐一會之后,依然會在辦公室、調試現(xiàn)場處理日常工作。
忙碌的工作促使劉建成想方設法,抓住關鍵人、關鍵點進行學習。隨著工程的進度,他經常找各個班的班組長,針對關鍵節(jié)點的技術、工藝進行交流取經,每天、每次都有所收獲。
干工作,劉建成勁頭十足,但談到已經懷孕7、8個月的妻子,這位北方小伙忍不住眼圈潮濕。妻子懷孕期間,最平常的陪伴都無法顧及,反倒安慰、鼓勵,支持他以工作為重,這些總是會觸動到他內心深處,既是內疚、感動,也是激烈和鞭策……三年磨一劍,劉建成從技術員成長為了項目副總工。
從老工匠到接班人,一脈相承的是中國水電的工匠精神,是水電七局機電安裝“獨步貫流”的榮光,而他們奮勇搏擊的大江大河,在半個世紀以來見證了一代代水電建設者的初心和使命!